春节假期,家人朋友聚餐在所难免,
这酒自然也成为饭桌上牵连感情的工具。
欢聚一堂再加上许久未见免不了被亲朋好友多劝几杯,
有些人抵挡不住氛围的烘托就会饮酒过量。
而关于酒精中毒,成人或许并不少见。
但关于幼童被大人哄逗喝酒的新闻是不是也屡见不鲜呢!?
如见又现其事。
爸爸主动倒酒锻炼儿子酒量,结果亲手将13岁男孩被送医抢救
武汉一爸爸在春节假期的送别宴上为锻炼13岁儿子的酒量,竟让儿子喝了二两白酒。送别宴结束后,大家才发现男孩满脸通红,浑身滚烫,出现神志不清的严重症状,情急之下,医院急诊。后被确认为:急性酒精中毒。险些送命,万幸发现及时。
无知的大人看到身边可爱的孩子就各种“鼓舞”干杯,若无其事的表情伴随嘴里冒出的那句“没关系,就抿一口怕什么”“二两没事的”“小孩从小就要锻炼酒量,以后人生才会辉煌腾达”......
若你是一个合格的父母,遇到此种情况,你可以毫不客气的阻止劝你孩子喝酒的蠢货。
在某个角度讲,这种举措可堪称的上是“谋杀”了!敢问有人杀你儿子,你还会袖手旁观吗?
13岁男孩喝酒住进ICU为什么儿童不宜饮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还有少量的有机物,而真正伤害到人体健康,主要是酒精,医学上称为乙醇。
乙醇物质到底对人体会有多大的害处?
我们常听的酒精中毒,发酒疯,酒后睡着打都打不醒的情况。乙醇就像用魔法控制一个人的内核。当然了,万事万物都得讲究剂量,毕竟脱离剂量谈事故就成了耍流氓。
酒精中毒的剂量也是因人而异的。并非每个人喝下同等剂量的酒都会中毒。不同的酒种含酒精量也不同。
黄酒和葡萄酒含酒精成为10%-15%,白酒大约40%-60%,自家酿的米酒含酒精成分低,所以不在考虑范围内。成人酒精中毒量在70-80ml,可促使成人丧命的剂量为:-ml,将近半瓶到一瓶康师傅矿泉水的量。
但儿童可就不一样,事实上,儿童酒精致死量为25毫升,一支碳酸钙口服液小瓶的量。婴儿酒精致死量为6ml,国际标准下半汤匙都不到就能害了一条小生命。
是不是已经听的毛孔悚然?
你说我一次性也不会喝太多酒,就是天天饭局,饭局上难免被朋友煽风点火的劝一杯,一天一杯应该没大事吧!?
嗯,没大事!?这种操作时间长了谁都说不好。
长期饮酒会引起心脏松软,收缩乏力,智力减退,健忘,血管硬化,胃溃疡严重致胃癌等等危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呐!我们常说“酒桌上没有谈不拢的生意”“酒桌上没有拉不来的人脉“没有酒办不成的事”,酒文化被我们代代传承,但是酒桌上的酒品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基本。
事实上,如今国人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太爱酒,而是不得不喝酒。
由“餐桌文化”引发而来的“酒文化”,早已经不是以众乐乐为目的,而是为了“陪好”、“够意思”的代表词,在面子文化的驱使下,“喝得越多越够意思”,这样观念也自然深入人心。
若喝完带来结果是难受、发酒疯,甚至死亡,咱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这到底是人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呢?
小饮怡情,大饮伤身,强饮灰飞烟灭。
劝君放下手中的酒,美好人生还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