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日常生活、工作应酬中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爱喝酒的人,每天都会小酌一杯;有人要喝酒,每一次应酬都喝得酩酊大醉;有人一有不开心的事情就爱借酒消愁,不醉不归。就会发现,每个人的酒量好像都不一样,有些人喝上一两杯就醉了,有些人就千杯不醉。
l为什么有人一杯倒,有人千杯不倒?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人为什么会喝醉?为什么有的人一杯倒,而有些人却千杯不倒”。当酒喝入肚子里,酒精进入人体后,在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脱去氢生成乙醛,再通过乙醛脱氢酶分解生成乙酸,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当体内乙醇脱氢酶不足时,因此,喝少量酒易造成急性酒精中毒,但是酒精脱氢酶在每个人体内含量都较高,差别不会太大。
因此是否容易醉酒,主要是由于乙醛脱氢酶在个体间的含量差别很大。人体内如乙醛脱氢酶缺乏,又在短时间内摄取大量酒精,则乙醛会大量积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出现脸红、头晕等症状。这就是说,民间所说的“小酒一饮而红”的人,人体内乙醛脱氢酶含量少,会让乙醛代谢缓慢,容易醉酒;而那些酒量大的人,乙醛在体内代谢会比较快,就不容易醉。因此,酒量的大小和酶含量有关系,而酶的含量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后天不能改变。另外、则贪杯伤身,没必要为了酒量伤害自己!
l饮酒多少会伤肝?
据说酒量的大小和肝脏解毒功能都强弱有关系,那么千杯不倒的人,他们的肝脏解毒功能肯定就比别人好吗?其实这只是爱喝酒的人自己骗自己的说法。喝酒与否与喝酒是否伤肝完全是两个概念。
可能有朋友感到困惑:前面说到喝酒厉害的人能更快地代谢乙醛,这不就证明他们的肝脏解毒功能好吗?要是你这样想的话,那就错了。酒精、乙醛代谢快与不快,并不一定与肝脏解毒功能好坏有关。
由于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细胞色素酶、过氧化物酶等被肝脏分解。酒精代谢快,只能说明肝脏有很强的耐受能力,而分解乙醇所产生的毒素仍在侵蚀肝细胞。
除乙醇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不会产生毒素外,其它酶催化的反应都会产生毒素。例如,细胞色素氧化酶分解乙醇时产生的活性氧增加了酒精性肝损伤的风险。其中,酒精性肝损伤,也就是由于长期饮酒而对肝脏造成损害。
酒精对肝脏的伤害是一样的,和饮酒的量无关。在此奉劝自称千杯不倒的朋友,不要再认为自己肝解毒功能很强而肆无忌惮的饮酒;包括想要练酒量的朋友,也希望打消这个念头。
此外,酒精除了对肝脏的伤害外,对肠胃也有一定的伤害。酒精在人体内有一部分是在胃内代谢的,过量饮酒会对胃肠粘膜造成不良影响。想给大家提醒一下:凡是酒都会对人的肝、胃肠道等有一定程度的伤害,一定要喝,也请在喝酒前吃点含淀粉、蛋白质的食物,尽量选择酒精含量较低的酒,少饮酒慢饮酒。
l喝混酒会醉得更快吗?
平时出去应酬或者玩,经常会有同时喝多种酒的情况,比如吃饭时候白酒喝了喝啤酒泡酒或者劲酒等,吃完饭去娱乐场所,马上又是洋酒、红酒等,很多人都知道喝酒太杂会容易醉。事实上,喝酒后有没有酒醉症状,既取决于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又和人体对酒精的耐受程度有关。
除了一次喝酒的量外,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还与酒精进入血液的速度有很大关系。如果有的人一杯烈性酒一饮而尽,如果在肚子空空什么东西都没有吃的情况下,酒会迅速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然后很快被小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发生醉酒。
如果你小口饮用,慢慢地喝,同时还吃了各种菜,就算你饮用的是相同分量的酒,但是为酒精在体内的转化延长了时间,这个时候就不一定会出现说喝杂酒容易醉的现象,所以,喝混酒一定会醉,没有科学根据的。但是,一次性大量饮酒或长时间饮酒对大脑、肝脏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饮酒要有节制,从健康理念而言,最好戒酒,可以饮少量的葡萄酒。
l喝酒易醉的人少劝酒
很多人都把喝了大量酒后的面不改色思路还很清晰的人称为酒神,一点点酒根本不够他们喝,都知道喝酒助兴,各种猜拳劝酒,喝完酒在酒精作用下气氛自然High到爆。相信不管是千杯不倒的酒神,还是一杯倒的酒渣,相信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肯定都是头顶热毛巾,瘫在床上头晕目眩得多。
其实,喝酒一定不要劝酒,容易醉酒的人更加不要劝酒,因为她们体内缺少两种酶,酒精无法转化为乙醛,乙醛也无法转化为乙酸,非常容易就醉了。
判断酒量小窍门:如果脸色发白,浑身发冷,那么请停止喝酒。如果浑身冒热气一样地出汗,恭喜你,那还可以多喝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