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性肠梗阻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因为小儿肠壁解剖,神经调节及感染等因素,容易导致肠道功能减退,肠蠕动减弱,肠腔大量积气,若不能及时治疗,往往恶性循环,容易继发腹部其他疾病。因此,早期快速纠正肠功能对小儿麻痹性肠梗阻至关重要。医院薛彦生等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98例小儿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相关研究发表在《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研究概述研究选择了麻痹性肠梗阻患儿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两组患儿根据病情予以禁食、禁水、补液、预防并发症、对症处理。治疗组口服(仍禁食水,但不禁中药)厚朴排气合剂,每次20ml,每日2次,间隔4~6小时。对照组给予等量温水,服用方法及频次与治疗组相同。
观察患儿24h内相关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如腹部膨隆,肠鸣音恢复时间等。
主要结果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2.0%,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肠鸣音恢复时间相比,治疗组24h内恢复规律肠鸣音的患儿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腹部膨隆消失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腹部膨隆时间相比,治疗组24h内腹部膨隆消失患儿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安全性比较
治疗组有3例患儿服药后出现恶心,但无呕吐,未予处理。对照组中有8例患儿进水后立即出现呕吐,未予处理。
讨论分析小儿麻痹性肠梗阻为动力性肠梗阻,发病率较成人高,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引起肠麻痹可为一种或多种原因,以继发性为主。肠麻痹的发生机制是优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所致,交感神经对肠道抑制,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道功能正常时肠管内食物、肠液及气体可被吸收及向下推进。然而,肠麻痹后肠腔内容物停止或向下推进缓慢,气体滞留,同时患者存在肠道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消化及吸收功能均下降,肠道菌群释放大量内毒素阻断内脏神经对肠道支配功能,致使肠道功能减退,引起肠蠕动进一步减弱,肠腔大量积气,肠袢扩张,肠管血运受到影响,加重菌群紊乱,出现恶性循环。患儿可出现腹腔液性渗出,出现菌群异位及中毒反应。患儿可表现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减少、全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随病程延长,症状趋于加重。肠功能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可能产生很多并发症,包括感染加重,肠坏死,腹膜炎,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等。因此,尽早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对麻痹性肠梗阻患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患儿早期禁食、禁水,保证正常的能量供应以及维持正常的水电解质的平衡,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采用禁食、补液等传统治疗方法,虽然对于胃肠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耗时较长,疗效常欠佳。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无毒副作用的胃肠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等,在增强胃肠蠕动的同时,也在增加胃肠的疲劳,使得胃肠动力陷入恶性循环,而中医疗法在此方面的应用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中医学认为,胃肠功能运动障碍,出现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腹胀、腹痛等症状,属于痞满、腹胀等疾病范畴。厚朴排气合剂即是遵循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原则,由厚朴、木香、枳实和大黄四味中药组方而成,其中厚朴行气消胀,燥湿除满,为君药;木香行气止痛,为臣药;枳实行气消痞为佐药;大黄活血化瘀,泻热通便,并佐厚朴增强行气之功,为使药;全方共奏行气消胀、宽中除满的功效。动物研究证实,厚朴排气合剂对于肠道的作用主要在于增加肠道运动能力,使肠道蠕动力增加,节律增强,从而实现排气的效果。
厚朴排气合剂进入临床多年,无论是非胃肠手术患者还是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其对于肠功能恢复,腹胀等症状减轻疗效显著。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临床有效率,还是腹部症状的缓解时间,厚朴排气合剂对于小儿麻痹性肠梗阻肠功能的恢复都表现了显著地疗效,提示厚朴排气合剂不但能恢复肠功能,促进肠蠕动,而且减少肠麻痹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国白癜风治疗去哪里白癜风可以完全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