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这一条鱼导致13人中毒,它所含的毒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近日,厦门医院集体收治了13名食物中毒的病人,中毒原因皆是因为一条鱼。

据来自山东的赵先生描述:他们都是厦门一家海运公司的船员,6月13日,他们在越南一个港口就餐时吃了一条十几斤重的红鲷[diāo]鱼。

餐后几个小时内船员们陆续出现了身体不适。

“我有类似水样的腹泻,来得很急。腹泻的时候,我在厕所腿就发软了,突然没有力气了,就是腿一站起来就发抖。以为是普通的食物中毒,没有事情,然后我下半夜就挺不住了。出现头晕、恶心、浑身发抖、抽搐、心跳变慢的症状。”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后

船员们立医院就诊

可是病情并没有好转......

直到6月19日

船员们决定回国接受进一步治疗。

据接诊的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曾伟介绍:

病人都是男性船员,来的时候还带着行李,看起来很虚弱。紧急化验后,医生确认,这是食用红鲷鱼引起的食物中毒。曾医生说,他们的症状多是恶心、呕吐、腹泻等,有的出现皮肤瘙痒、手脚麻木、视物模糊,严重的一名心率下降到35次/分。

“这次食物中毒考虑是雪卡毒素中毒,该毒素比河豚毒素毒约倍,胃酸无法缓解,会引起全身系统症状,严重的将引起呼吸暂停。”

经过紧急治疗,目前,患者正在康复中。

类似的中毒事件也曾经发生过。年9月,家住珠海的黄先生在广富市场买了一条海鳗鱼,当晚全家聚餐就把这条鱼吃掉了。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人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黄先生说,除了不吃鱼的小儿子,妻子、两个女儿、两名亲戚都中了招,医院。妻子因为吃了大块鱼腩,情况最为严重。

黄先生起初以为是得了急性肠胃炎,可经医生检查,黄先生一家并非患了急性肠胃炎,而是误食了一种罕见的毒素——雪卡毒素。

什么是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是一种脂溶性神经毒素,具有抑制钙离子作用,毒性非常强,比河豚毒素强倍,是已知的对哺乳动物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毒性较高时食用有毒鱼肉g即能致死。

雪卡毒素主要分布于鱼的头、内脏、生殖器官,尤以内脏中含量为高,不易被胃酸破坏,高温加热或冷冻均不能破坏雪卡毒素的毒性。

为什么鱼类含有雪卡毒素

雪卡毒素是一种海洋藻类毒素,由有毒藻类产生。生活在珊瑚礁周围海域的许多原本无毒的鱼类摄入这类有毒藻类或其它浮游生物,造成雪卡毒素在鱼体内蓄积,并可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体积越大的鱼类,聚集的毒素越多。

雪卡毒素属于获得性毒素,鱼体内含有雪卡毒素不具有明显规律性。每年3~4月份繁殖季节,珊瑚鱼(生活在珊瑚礁周围海域的鱼类)需要食物多,体态肥美,味道也最鲜美,而体内聚集的雪卡毒素也越多。

有超过多种鱼类可能蓄积雪卡毒素,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鱼类有石斑鱼(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东星斑、苏眉)、梭鱼、黑鲈和真鲷等。含雪卡毒素的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南海诸岛等地。养殖类鱼类少有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报告。

临床表现

一般在进食后2~10小时出现临床症状,病程可持续2~3周,可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症状,部分患者有特症性的温度感觉倒错表现。

一般轻度中毒可出现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主要为水样便)以及知觉麻痹或运动麻痹;

中毒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肌肉痉挛渐至运动神经麻痹,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特征性温度感觉倒错表现为手触热物有冷感,放冷水中则有热感或电击样感觉。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急救措施为迅速清除已进入人体内的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等,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预防措施

大型珊瑚礁鱼类易聚集雪卡毒素,避免进食1.5kg以上大型珊瑚礁鱼类,慎食其头部及内脏(如肝、肠及卵巢),这些部位带毒素较多。

尽量避免在3~4月份(大型珊瑚礁鱼类生殖期)进食大型珊瑚礁鱼类。

曾有过雪卡毒素中毒的人3-6个月内应避免食用海鱼。

掌握好挑鱼技巧

同样也可以吃到健康新鲜的鱼哦导语:

选鱼要一看、二闻、三摸

★一看鱼眼

鲜鱼的眼睛清晰光亮,眼球饱满,眼角周边不发红,鱼鳃是鲜红色而不是暗红色;

★二闻内壁

剖开鱼后要闻一下鱼腹的内壁,内壁湿润没有异味那就是鲜鱼了;

★三摸鳞片

正常活鱼鳞片完整有光泽,而受过污染的活鱼鳞片无光泽,不完整,且有可能多处出血。如果鳞片粘黏易脱落,这鱼一定不新鲜。

来源:禅城食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china365.com/jbzs/952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