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32例临床分析

纳洛酮治疗重度酒精中毒32例临床分析

急性酒精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是因为一次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精饮料,超过机体代谢速度,发生蓄积而造成中毒。近年来急性酒精中毒发病率不断上升。我院自年7月-年6月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年7月-年6月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2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15~54岁,饮酒量~(±)ml,平均昏睡或昏迷时间(55±30)min;对照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16~55岁,饮酒量~(±)ml。平均昏睡或昏迷时间(55±20)min。2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5%~10%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6、肌苷、能量合剂、西咪替丁或奥美拉唑等保护胃黏膜促进排泄;有抽搐、昏迷者给予高渗糖、甘露醇快速静注,减轻脑水肿;对呕吐严重者予以止吐剂甲氧氯普胺;血压低者用多巴胺、间羟胺;呼吸困难者吸氧,用尼可刹米、洛贝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首剂予以纳洛酮0.8mg静脉注射,继而每隔15min重复静脉注射0.4mg至清醒。

1.3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记录用药时间、清醒时间。清醒时间是指昏睡、昏迷患者开始清醒,角膜反射出现。

2结果

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85)min,对照组为(±80)min,2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3讨论

人体对酒精的耐受量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成人一次致死量为5~8g/㎏。酒精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饮入过量的酒精,约80%由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余部分在胃中吸收,空腹饮酒吸收快,大部分在肝内代谢成乙酰辅酶A、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由于个体差异酒精的代谢能力或超量酒精可使垂体前叶释放大量β-内啡呔产生吗啡样生物学效应。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致昏睡、意识朦胧、理智障碍,对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对心血管患者来说,可使体内组胺释放,抑制延髓血管运动中枢,使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由于平滑肌松弛,致尿潴留。另外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与多巴胺缩合成内源性吗啡衍生物,大大增加了血浆中β-内啡呔浓度。血浆中β-内啡呔对中枢神经亦具有抑制作用,对脑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加重脑水肿。

纳洛酮是羟二氢吗啡的衍生物,能与吗啡受体专一性结合,拮抗吗啡的作用,解除β-内啡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有强大的催醒和兴奋延髓、脊髓的作用,对酒精中毒的疗效已被证实。

纳洛酮可作用于脑内阿片受体,与β-内啡呔竞争,阻断阿片受体而起到防治作用。其次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与多巴胺缩合成β-内啡呔,纳洛酮作为内源性吗啡衍生物的拮抗剂而发挥新作用。再次,纳络酮还有抗休克、保护细胞膜稳定性、抑制氧自由基释放等作用。本文表明,采用纳洛酮治疗酒精中毒疗效肯定。其催醒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无明显毒副作用,但可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甚至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因此,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中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china365.com/yfzl/6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