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一个人福气来临的三个迹象,你都有吗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许多关于福气的箴言,譬如“吃亏是福”、“心宽是福”等等。那么,佛教当中又是如何看待福气的呢?《华严经》中有一首佛偈,其中说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在佛家看来,我们凡夫众生周遭的一切境遇,都是心识的变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福气不是别人赐予我们的,也不是我们向谁求来的,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生活中的每个善行义举当中得来。并且,福气到来时,不会凭空产生,通常会有下面三个迹象。其一,心平气和,不嗔。《大智度论》有言:“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嗔,是对逆境的厌弃,通俗来讲,即在逆境中仇恨心和愤怒心。祖师常讲,一个人脾气来的时候,福气就走了。譬如,原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可能因为嗔心大动,夫妻之间成冤家聚头,情同手足的兄弟变成仇家。对治嗔心,在于一个“忍”字,《金刚经》云:“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忍并非逆来顺受,而是在违逆中不起嗔恨心,也就是忍辱波罗蜜。有人说,自己即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可以安忍,但一遇到逆缘,就忍不住动怒,要“争一口气”。扪心自问,此处所谓的“争气”,并不是上进,而是执著。传统文化认为,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而在佛家看来,“若以争止争,终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争。”学佛没有别的,能把脾气修得圆融,则成佛可期,世间人的脾气有多好,福气就有多深。其二,乐善好施,不贪。老话说,“贪心不足蛇吞象”,贪与嗔不同,它是指对顺境的执著。众生若有贪心,就会时刻想着自己,即便“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事,也不肯去做。相反的,如果有“取一毫而损天下的事”,又会毫不犹豫地去做。有贪心,就会不知满足,得不到的时候,想要获得,假如得到了,又想要更多。时刻在钻营、攀缘当中,心中无片刻安乐可言,甚至为达到目的,不惜损他人而利益自己。“贪”是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法华经》中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但是,众生贪著世间五欲,即所谓的财色名食睡,不思出离。因而释迦牟尼佛施设“布施”这一善巧方便,用以对治众生的贪心。很多人一听到布施,就会捂住自己的钱袋子,然而布施的本怀并非要众生舍弃财物。佛经中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才是布施的本意,所以说能够以正法开解身陷苦海的众生,就是在做布施,而且是功德稀有殊胜的法布施。能够清净持戒,不做杀盗淫妄酒等恶行,使得众生内心安乐,就是在做无畏布施。能够心存善念,时常行善布施的人,福气会随着布施而越来越多。其三,知福惜福,不痴。众生各有宿世因缘,所以生活中千人千面,一一各不相同。佛告诫世人,各有因缘莫羡人,不必去羡慕别人比自己有福,也不用追究别人的“福气”究竟从何而来。因为在别人那里看来是福气,在自己身上可能是祸事。譬如,我们时常羡慕他人位高权重,殊不知,佛经中讲权位自恭敬中获得。突然将自己置身高位,也未必有那么大的德行能承担得起,所谓“德不配位,必受其殃”,想要表达的也是这层道理。我们凡夫不能明因识果,在佛经中被称作愚痴。自己真的没有福气吗?其实未必,人身难得,如盲龟穿木,佛法难闻,千万劫难遇。如今我们幸得人身,又能听闻佛法,已经是无量福报的体现。知福惜福,就是要惜时惜物,借助“五蕴”假合而成的色身,修学无上甚深妙法,参破无明业障,得证涅槃果德。学佛修行,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佛法三藏,浩如烟海,可能穷尽一生也不能遍阅三藏。但是,历代祖师大德,以慈悲之心,把佛陀的言传身教归结成了两句话,“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不贪、不嗔、不痴,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福气自然汇聚而来,生活怎能不恬静安乐呢?南无阿弥陀佛。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china365.com/xgyy/957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