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OPs)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种类最多的农药,在生产、使用不规范、防护不到位,食物污染等多因素存在,让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成为常见病例。我国每年中毒病例中20%-50%为OPs中毒,其中死亡率最高可达30-40%左右,其发病急、进展快,及时、规范医学干预,可有效减低死亡率,降低后期并发症。现关于有机农药中毒急救及护理现总结如下:
病因和发病机制011.中毒原因:
(1)职业性中毒:农药加工、使用过程中防护不到位或不重视防护等因素;
(2)生活性中毒:多由于误服、误用引起;
(3)自杀及谋杀致使他人而中毒。
2.中毒机制:
OPs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后,OPs迅速与体内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酸化胆碱酯酶,导致胆碱酯酶活性丧失,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抑制,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021.全身表现:
与有机磷毒物接触时间、量、途径均有关。一般经皮肤吸收,症状常在接触农药2~6小时内出现。口服中毒可在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症状;呼吸道吸收,则数分钟至半小时出现症状。
(1)毒蕈碱样症状(M样症状):常为早期症状,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其表现为腺体分泌增加及平滑肌痉挛。表现为头晕、头痛、多汗、流涎、恶心、呕吐、腹泻、瞳孔缩小、视力模糊、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N样症状):主要横纹肌运动神经乙酰胆碱堆积,肌纤维过度兴奋,表现为肌纤维颤动。常先从眼睑、面部、舌肌开始,逐渐发展至四肢,全身肌肉抽搐,病人全身紧束感,后期出现肌力减退和瘫痪,如发生呼吸机麻痹可诱发呼吸衰竭。
交感神经节受乙酰胆碱刺激,其节后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使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早起可有头晕、头痛、乏力,逐渐出现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及昏迷。严重时可发生呼吸中枢衰竭或脑水肿而死亡。
急性严重中毒症状消失后1周后症状反复,极少数病人可发生迟发性神经病,主要表现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等症状。其发生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迟发性神经病发生前,多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突然发生死亡,称“中间综合征”。
2.局部损害:
对硫磷、内吸磷、敌百虫、敌敌畏接触皮肤后,可刺激皮肤,皮肤可红肿、局部出现水泡。眼内溅入OPs可引起结膜充血和瞳孔缩小。
辅助检查03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是诊断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判断中毒程度、疗效及预后估计的主要指标。正常人血胆碱酯酶活力为%,低于80%则属异常。目前我国关于胆碱酯酶活力,是否准确评价中毒严重程度,存在争议,需结合临床进一步分析。
诊断依据:OPs接触史,典型症状和体征,特殊大蒜气味及全血胆碱酯酶活力监测均为诊断重要依据。根据症状轻重,将急性有机磷中毒分为轻、中、重三级:
1.轻度中毒:头晕、恶心、头痛、呕吐、多汗、流涎、视力模糊、瞳孔缩小,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一般在70%~50%。
2.中毒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肌纤维颤动。瞳孔明显缩小、轻度呼吸困难、大汗、腹痛、腹泻、意识清楚或者轻度障碍,步态蹒跚。全身胆碱酯酶活力降至50%~30%。
3.重毒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发生肺水肿、惊厥、昏迷及呼吸麻痹。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降至30%以下。
治疗原则041.早期及时清除毒物:
(1)早期洗胃,注意气道安全
(2)尽早脱离毒物环境、衣物、给予清洁皮肤,减少毒物吸收
(3)导泻。
2.解毒药物的使用:早期、足量、重复使用,乙酰胆碱能复能剂为主,抗胆碱酯酶药物为辅的原则。
(1)胆碱酯酶复能剂:
此类药物能使抑制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改善烟胆碱样症状如缓解肌束震颤,促使昏迷病人苏醒。但对解除毒蕈碱样症状效果差。目前常用药物有碘解磷定、氯解磷定和双复磷。使用过程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抗胆碱药:
最常用药物为阿托品。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支气管腺体分泌以利于呼吸道通畅,防止肺水肿。但对烟碱样症状和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无效。
3.对症治疗:
有机磷中毒的死因主要为呼吸衰竭,其原因是肺水肿。呼吸肌瘫痪或呼吸中枢抑制所致,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极其重要。及时给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应用人工呼吸机;预防感染应早期应用抗生素;输液有助于促进体内毒物代谢,并可有效补偿丢失的液体、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和补充营养。
护理措施051.急救护理:立即移除毒源,杜绝或减少毒物吸收,如:退被毒物污染的衣物,清洗皮肤、头发等;早期清除体内未吸收的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等方式。另外,积极收集呕吐物、剩饭等可疑毒物污染物,进行毒物鉴定。
2.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给予监护,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准备抢救物品及器械,详细记录出入量,有助于维持水电解紊乱,注意控制补液速度,以免出现肺水肿。
3.病情观察:急性OPs中毒,常因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
(1)若病人出现胸闷、严重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两肺湿罗音、意识模糊或烦躁,提示发生急性肺水肿。
(2)若病人呼吸节律出现不规则,频率与深度也发生改变,应警惕呼吸衰竭。
(3)如病人意识障碍伴有头痛、剧烈呕吐、抽搐时,应考虑是否发生脑水肿。
(4)若病人神志清醒后又出现心慌、胸闷、乏力、气短、食欲不振、唾液明显增多等表现,应警惕为中间综合征的先兆。
4.吸氧:给高流量吸氧4~5L
min。
5.体位:清醒着半卧位,昏迷者头偏一侧。
6.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头偏一侧,清除呕吐物及痰液,备好气管开包、呼吸肌等。
7.药物护理:遵医嘱药物护理。
8.血液透析治疗:严重中毒患者、中毒4小时内患者,可通过透析提高抢救成功率。注意穿刺部位护理,穿刺点加压包扎6小时,并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有无血肿形成。
9.饮食护理:中毒初期催吐、洗胃后,需禁饮食48小时,根据病情,逐渐由流食过渡普食。
10.心理护理:对于生活防护不当造成中毒患者,加强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恐惧心理;对于自杀患者,鼓励生活勇气,树立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逐渐消除轻生念头。
11.健康教育:
(1)加强毒源管理;避免小孩误服、避免毒源污染食物等。
(2)规范、正确使用毒源:喷洒农药时要穿棉质厚的长袖上衣及长裤,扎紧袖口、裤管,戴口罩、手套。如衣服被污染要及时更换并清洗皮肤。
(3)若不慎接触毒物或误服毒物,应早期脱离毒源,减少毒物吸收,尽早就医。
作者简介
(点击图片了解医生更多信息)
王静
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于年至今参加急诊护理工作17年,工作期间锻炼了紧急事件处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丰富急救、护理经验。
业务特长: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洗胃、血液灌流、各类穿刺及清创止血骨折固定等急救护理工作。能熟练的操作各种医疗器械,如:呼吸机、除颤仪、心肺复苏仪等设备,对急诊科的常见疾病护理工作流程掌握熟练。
来源
医院-王静
图片
网络整理
审核
王岚
责编
石建成
编辑
汪晓力
版权所有(大众医学教育、作者所有,未可禁止复制、转载或用于商业目的)欢迎各位专家及医护人员积极投稿·投稿邮箱:dzyx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