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一14岁上初一的男孩儿,在睡前拿着手机玩五子棋,其母亲催了几次早点睡,见他没有反应,就将手机夺走并训斥了一顿。谁知一气之下,该男孩直接出门跳河。其母亲在河边痛哭:“我只是叫他早点睡觉啊,把手机拿过来,想不到他会这样……”据杭州余杭区星桥派出所称,公安、消防人员在河道里搜寻数小时未果,所幸,该男孩跳河后游到对岸,躲了几小时后回家。
而就在不久前,郑州一16岁的男孩因想玩儿其姐姐的手机遭到拒绝后,砸了家中的一些物品,就跑到了其租房处附近的七里河边跳河,等救援人员打捞孩子上岸,这名少年却已溺水身亡。这一出出闹剧、悲剧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青少年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还反映了家人与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形影不离的必需品,其中也包括大量青少年甚至儿童,影响着他们的社交互动方式、信息获取渠道甚至精神状况。在校园里或者地铁里,经常能看到机不离手的青少年——他们有的捧着手机上社交网络聊天,有的低头玩游戏看影片,有的则是浏览新闻看电子书。据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少年遇到手机没电或者忘带手机的情况会感到焦虑不安。
上海同济医院精神心理科医生梅馨纯告诉澎湃新闻(白癜风公益活动持续开展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