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冠县梁堂镇东里村一村民拨打急救电话,称家中有两位老人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需派车急救。
据聊城市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自今年11月1日以来,接到的第起一氧化碳中毒报警电话。其中,12月4日至9日,6天时间接警34起,“这几天多为雾霾天,气压低、湿度大,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高发。”每年冬季,总会有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今年也没有例外。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避免悲剧发生,广大群众必须高度重视起来。
煤气中毒多发生在农村或城郊
一氧化碳中毒,是煤气、天然气或者其他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被吸入体内后,与氧气争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使氧气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中毒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更可怕的是,一氧化碳中毒会使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自主运动。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自救。冬季因取暖发生的煤气中毒多为家中集中发生,往往一倒就是一家!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出现头晕、头痛、眼花、心悸、胸闷等表现。如果吸入时间长,会出现皮肤如樱桃色的潮红、冰凉,烦躁不安、精神极度兴奋或者错乱,呼吸困难,无力,肌肉痉挛或者抽搐。严重时患者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2月10日,记者在聊城市指挥调度中心了解到,今年11月份以来,他们已接到起一氧化碳中毒报警电话,患者多数是农村或城郊周边使用煤炉取暖的居民。除了使用煤炉不当外,一氧化碳中毒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在房间里烤炭火取暖,门窗紧闭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在卫生间使用燃气洗澡,时间过长,无通风,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在密闭的房间里吃木炭火锅导致多人集体中毒;在发动的汽车中睡觉,汽车尾气产生了一氧化碳,导致中毒。“12月4日至9日,这6天时间我们共接到一氧化碳中毒急救电话34起。”聊城市指挥调度中心副主任张春慧分析说,这段时间气温相对高一些,多雾霾天,因为气压低、湿度大,不利于煤气从室内排出,所以助推了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高发。
用清洁煤取暖也要安装排气烟囱
事实上,为做好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工作,提高居民防范意识,今年初,市安委会便下发了预防煤气中毒的相关通知以及《居民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明白纸》。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化对一氧化碳中毒危害性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网格员、老党员、驻村人员、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群体的作用,通过电视、广播、户外大屏、宣传栏和村居公共场所等宣传媒介,形成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