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头孢和酒之前,我先说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在大学的时候,宿舍四人进行了一月一度的聚餐,晚上我们点了烧烤、小吃和啤酒。其中有一个舍友A喉咙发炎,早上还吃了消炎药,于是比较戒口,对烧烤和啤酒避之不及。
看到舍友A这般扭捏,另外一个舍友B就开始怂恿了,甚至口吐芬芳,什么以毒攻毒、怂货、不给面子之类的话滔滔不绝。
舍友A拗不过,就喝了一小口。也就这一小口,足够他终生难忘了~
没过一会,舍友A开始心跳加快,脸红耳赤,连听觉都迟钝了。他以为自己喝醉,就想上床睡觉,结果爬到一半就摔了下来,还好我们扶住了。
舍友B还骂骂咧咧:你不会吧,这么大个男人,一杯倒?
舍友A仿佛天旋地转,也爬不动了,只好靠着衣柜,坐在地上,怎么叫也没啥反应。
看到这个情况,我们只好求助宿管,宿管知道原因把我们臭骂一顿。后来舍友A医院,医生又把我们臭骂了一顿。
从此以后,我们对头孢和酒的印象特别深刻~
众所周知:吃了头孢不能喝酒。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吗?
很多头孢类药物都含甲硫四氮唑基团,用药期间饮酒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所谓的双硫仑样反应相当于乙醛中毒,如果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有的人会出现面部发红的情况。比较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这种情况非常凶险。
1、为啥头孢配酒会乙醛中毒?
我们先来看看肝脏代谢酒精的示意图。
酒精进入到人体后,
第一步转化是由乙醇脱氢酶把乙醇转化成乙醛。
第二步转化是由乙醛脱氢酶把乙醛转化成乙酸。
第三步是乙酸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是不是很熟悉?中学生物和化学的经典内容之一。
而上面说的甲硫四氮唑基团,阻断了上述第二步,降低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让乙醛没法很快转化成乙酸,从而造成乙醛在体内蓄积,引发乙醛中毒反应。
2、头孢喝酒一定会发生这些反应吗?
也并不是。
研究表明,是否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和吃药的量、吃药距离喝酒的时间、喝酒的量,以及自身乙醛脱氢酶的数量有很大的关系。
吃药量多,刚吃完药就喝酒,喝酒量大,都会增加这种情况的发生率。
有些敏感体质的人,哪怕不是喝酒,只是接触了含有酒精的物质,如藿香正气水、医用酒精涂擦伤口等,都有可能诱发。
也许有很多人说:我之前吃头孢了,也喝酒了,可是我还是好好的啊。
首先恭喜你,zuo了也没die。
大多数人,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天生比较充足,就算被头孢里的结构A抑制了一些,剩下的也还能加班加点的把乙醛给代谢掉。
又或者,这个人本身对乙醛的耐受性比较强,就算蓄积了一点中毒反应也不重,只是有点心跳快和脸红,当成喝酒上脸,就过去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你下次同样这样做就是安全的。
众所周知,在高速公路上骑自行车是非常危险的。或许你这次骑了不一定会出车祸,但高危的就是高危的,下一次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
3、吃完头孢多久可以喝酒?
大多数头孢类药物,差不多三天就代谢完了,酒精也是。因此吃药的前后三天不喝酒,问题不大。但是不排除有些人代谢得很慢,所以最好保证前后5~7天。
4、出现紧急情况了怎么办?
医院啊!
一旦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轻则只是感觉喝酒上头,重则会危及生命,医院比较保险。
好啦,今天的喝酒小知识就分享到这里啦。
记住了,头孢加上酒,黄泉路上走。知道有人吃了头孢,就别再劝酒了,不然就是害人害己。
爱喝酒,爱说酒,有酒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