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经常喝酒的姑娘,去世了

白癜风有治好的办法吗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1.html

作者丨小样

年初,曾在《巴啦啦小魔仙》里饰演凌美琪的演员突发心梗离世。

这个曾带给我们美好和魔法的女孩,

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5岁。

令人唏嘘。

我们常说,

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翻看她的社交账号,

喝酒和熬夜,是她生活的常态,

而这两样,

也是心梗最直接的诱因。

今天想说一说喝酒。

临近年底,

各类应酬聚会上喝酒是免不了的。

每年春节,

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新闻:

过度饮酒突发急症;

劝酒喝吐抢救无效死亡;

酒驾醉驾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原来喝酒,

真的会要人命的。

01

就在几天前,

辽宁一男子因聚会喝醉,

来不及走进家门,

就睡在了小区的地上。

被发现时,

已经全身冻僵,

脚背动脉都摸不到,

整个身体就像一个大冰块。

送进急诊后,

依旧浑身冰冷,

保持着蜷缩的状态。

医生初步判断,

双手双脚都够呛保得住,

很有可能需要截肢了。

这个时候,

家人的崩溃和眼泪,

已经救不了他了。

一个好好的大男人,

正是养家糊口的时候,

却因为喝酒喝到不省人事,

在气温零下的冬天,

把自己冻成这样,

不知道他恢复意识后会不会后悔……

同样让人无奈的故事,

还发生在长沙。

一个年轻女生下班后被要求去接待男客户。

她本来不想去,

奈何领导要求无法推脱,

去就去了,没想到吃完饭还要继续去唱歌。

客户不停地玩骰子灌酒,

她喝到失去意识,

丈夫把她接回家后,

就不停抽搐吐血,

诊断结果显示急性酒精中毒。

气到崩溃的丈夫,

想找公司讨个说法的时候,

却被发现这个女生已经被移除了群聊……

02

有些人喝酒是自愿的,

而有些却是不得不喝。

这些话我想每个成年人都听过:

“是男人,就给我干了这瓶”

“不喝?是不是不给兄弟面子”

“今天你俩就比比谁能喝过水”

“你今天陪我喝高兴了,这单就是你的”

……

这是中国式劝酒常用话术,

每一句都好像是在发语音,

成年人肯定不陌生。

小张和小侯是深圳某楼盘的保安。

这天晚上,

两个人巡逻了几次楼盘后,

楼盘的安保主任邀请他们喝酒。

小侯平时就不怎么喜欢喝酒,

酒量也不好就拒绝了,

后来保安队长也来了,

两个人一起劝小侯喝酒,

安保主任说,

“你们一人喝一瓶,喝完就去睡觉,我们帮你们俩顶班。”

小侯觉得不好意思推脱,

只能参加进这个酒局。

一瓶43度的白酒下肚后,

他倒在椅子上失去了意识,

而小张还在继续喝。

凌晨1点,

安保主任和保安队长,

医院,

当时他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小侯医院,

被诊断为中度酒精中毒,

侥幸保住了一命。

一场酒局,成了永别。

劝酒,往好听了说是热情,

往不好听说就是害命啊。

偏偏这还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一种“文化”。

人情社会,

小到好友聚会家庭聚餐,

大到做生日谈业务,

好像只有喝了酒,

才能成事儿。

酒是人情的润滑剂,

可别打着情谊的幌子要别人的命啊。

有段时间,

「酒桌文化」这个话题很热。

起因是一个刚毕业入职银行的小伙子,

在校园招聘群里发了一段话。

这段话信息量很足:

无法喝酒被领导扇了一巴掌;

一口一句脏话人身攻击侮辱;

摔酒杯砸桌子;

借着酒劲对女同事动手动脚……

这些流氓行为,

都发生在一次酒局上,

酒精麻痹了人的神经,

也撕开了西装下的遮羞布,

人类的劣根性在酒桌上暴露无遗。

其实这些画面,

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

回忆下你参加的各类聚餐,

是不是总有一个拎着酒瓶,

四处敬酒的人:

“领导都敬你了,你不主动喝一个”

“酒精过敏,那还是喝的少了。”

“大家都干了,你一个人不干好意思”

“你我还不知道吗,你多能喝呀。”

强制灌酒不配叫什么“酒桌文化”

这是一种变态的征服欲,是羞辱,是绑架。

不顾别人的身体健康,

一味地要求服从,

本质也是一种坏。

再说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前段时间,

有个女性朋友深夜给我打电话,

报了一串地址就没动静了,

等我赶到的时候,

发现她在路边吐的一塌糊涂。

好在旁边便利店的一个阿姨,

一直好心看着她。

第二天醒来,

她告诉我,

昨天是同事聚餐,

大家的目光都在她这个刚入职的新同事身上。

一群人给她敬酒,

她说自己喝不了那么多,

结果同事们直接按着她的头往里灌,

即便她从毕业就开始做销售,

也没见过这阵仗,

醒了酒之后的她直接辞职了。

有句话说:树挪死人挪活。

没有能干一辈子的工作,

但命只有一条。

03

过量饮酒对身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年,《柳叶刀》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

结果显示,全球每年因各种原因死去的多万人中,有万人是因为喝酒。

而中国,是全球喝酒致死人数最多的国家,

每年有70万中国人,喝着喝着就把小命喝没了。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这句话从头到尾都是个骗局。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酒精列为了一级致癌物。

红酒不养颜,

白酒也不抗癌

它不让你生病就不错了,

怎么还会帮你治病。

04

这口酒,

很多人是不愿意喝的。

喝,不能保证升职,

但不喝,领导的看法,同事的人缘,怎么办?

上了酒桌谈事业,下了酒桌打点滴。

这样的结果谁都不想要。

有网友总结了一些拒绝喝酒的小技巧。

分享给大家,

年底了,希望多少可以起一些作用。

善用“客观”原因。

1、酒精过敏是万能句式,但要从一而终,表现出自己从来不会喝酒;

2、“要开车”也是最容易接受的理由,顺带表示一会儿可以送朋友回家,既有礼貌也不让劝酒的人丢了面子;

3、感冒了吃了药,自然是不能喝酒;

4、“对不起,我在吃中药调理身体”,已经在补身体了,再劝人喝酒安的什么心;

5、已婚男女也可以说自己正在备孕。

学会“曲线救国”别硬刚。

1、不要主动出击,适当开玩笑化解,如:

“哎呀,我也不像你酒量那么好,哪能跟您比啊”

“这么好的酒,应该留给你们懂品味的人,我也喝不出啥来”

其实他可能并不关心你能不能喝,只是想要个面子;

2、酒桌上充当傻不愣登的角色,一脸茫然一看就不会喝酒,尤其是在长辈面前。

如果实在非喝不可,也要学着保护自己。

1、干杯后,不要马上咽下去,找机会用餐巾抹嘴,把酒吐餐巾里;

2、上座后先吃一些肥肉类、淀粉类食品垫底,喝酒不容易醉;

3、掌握节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4、不要几种酒混着喝,特别容易醉;

5、每次干杯时,假装没有拿稳酒盅,尽量洒出去一些,这样每次可以少喝进去不少。

当然最重要的,

还是远离劝酒的朋友和尽量不去劝酒的酒局。

老话说得好:

酒是穿肠毒。

不管是自愿喝还是被迫喝,

过量饮酒,

能爽一时,爽不了一时。

同时,

也提醒身边的“酒鬼”朋友们,

真的少喝一点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china365.com/hbyx/95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