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冠疫苗的有序接种工作,18岁以上的成年人医院、疾控中心等指定单位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截止至4月5日,全国各地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达.2万剂次。
新冠疫苗对大众开放接种后,部分地区的接种点甚至排起了长龙。有网友向打了新冠疫苗的人打听是否出现副作用,得到的回答是“我的副作用就是:逢人就想炫耀自己打了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安全吗?我国新冠疫苗保护效力是70%,和张文宏医生说的“预防新冠肺炎死亡可以达到%”是否矛盾?有人接种了两剂新冠疫苗后仍然被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是否说明疫苗无效呢?高血压、糖尿病人群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关于新冠疫苗的种种疑问,广州市预防医学会王鸣专家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广州市优秀专家、流行病学主任医师(二级)。“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州市劳动模范”、“广东省抗‘非典’一等功”和“广州市抗‘非典’模范”;“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国卫生应急先进个人”;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获得者。
新冠疫苗常见问题答疑
1:新冠疫苗的保护率才70%?%预防死亡是什么意思?
根据目前临床试验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冠疫苗三期有效率在50.65%-83.5%之间,但能%避免因新冠肺炎死亡的发生。
三期有效率是指新冠疫苗能提供的防护比例,可以理解为新冠疫苗可以减少新冠病毒对人体50.65%-83.5%的伤害。
2:为什么有人接种了疫苗还是感染了新冠?
任何疫苗都无法保证%对每个人起作用,也不能保证接种后一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疫苗的保护作用体现在:可以保护人体尽可能避免被病毒感染、即使感染了病毒也不会发生重症及死亡。
全程接种疫苗后,通常需要2周时间才能获得充分的免疫能力。如果还在没达到疫苗的最大防护力时,接触了新冠病毒,也是有可能被感染的,因此接种了疫苗还是要做好防护。
3:新冠疫苗的保护时间只有半年?
正常的疫苗研发过程是十分漫长的,首先是疫苗研发设计,接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首先会在动物身上进行,譬如豚鼠、猿猴,观察疫苗有效性与安全性,其次才到人体试验。人体试验大体分为三期,参与试验的人数逐步增加,增加更多的对照试验,记录疫苗对不同人群影响的数据,确定疫苗有效性及安全性后才能报批上市。一般来说整个流程持续时间在8-10年左右都是正常的。新冠疫苗同样经过这些程序,根据目前二、三期的临床试验观察,新冠疫苗最起码有半年以上的保护作用,半年后是否还有保护能力,需要时间去验证。是否需要加种,我们老百姓可以先放下心来,未来国家会根据人群的免疫保护情况给出建议。
4:18岁以下、60岁以上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新冠疫苗的接种是有序地分批次进行,首先保障“刚需”人群,其次,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仍然在不断收集与完善中,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董事长于清明表示,“3至17岁人群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良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以后,才能用于3至17岁。”
而针对60岁以上人群,部分地区,目前已开放新冠疫苗接种。4月1日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经过医生专业评估,确认身体状况稳定后,就能接种疫苗。
有的老人家可能还会担心,接种疫苗会否让身体“扛不住”,其实在今年3月,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总经理助理王泽鋆就曾介绍,国药中生两款获批的灭活疫苗,在获批时适应的年龄段都是18岁以上人群,也就是说60岁以上人群都是可以使用的。据国药数据,目前最大年龄的接种者接近岁。
5:新冠病毒不断在变异,接种疫苗还有用吗?
即便目前发现了较多的病毒株变异,但临床数据显示新冠疫苗仍然能提供保护作用,因此不用因为担心新冠疫苗失效而拒绝接种,反而更应该在打开国门前尽快接种,保护好自己免受新冠病毒侵害。
6:新冠疫苗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对新冠疫苗的各种原料及相关物质过敏的人群;
接种其他疫苗时曾经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比如呼吸困难、晕厥等;
发热人群;
慢性病急性发作期人群。
妊娠妇女
7:过敏性鼻炎、高血压、哮喘等疾病的患者可以接种吗?
过敏性鼻炎:如果是单纯过敏性鼻炎,通常不是新冠疫苗的禁忌症,一般可以接种。
长期吃降糖药、降脂药、降压药的三高人群:没有出现糖尿病酸中毒、高血压危象等重症情况,一般可以接种,但需要在临床医生的评估后再进行。
心脏病、冠心病:取决于心脏的健康状况,如果心衰症状明显,就需要严格评估接种疫苗后可能产生的风险,最终能否接种需要结合实际的身体条件来分析。
哮喘:如果已经有慢阻肺等并发症,接种疫苗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会增加,要在临床医生的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要接种疫苗。
8:经期、备孕期、哺乳期能否接种?
接种疫苗后可能会产生疼痛、乏力、头痛、低烧、嗜睡等不良反应,如果是痛经明显、月经量较大、容易出现头痛等不适症状的女性,建议最好避开经期接种疫苗。
女性接种疫苗后发现自己怀孕了,不需要因为疫苗而终止妊娠,加强产检随访即可。至于接种疫苗后多久可以要小孩,目前没有定论,王鸣专家建议可以在完成所有剂次的疫苗接种的1-3个月后继续备孕。
哺乳期女性也无需因为疫苗停止哺乳。
9:最迟可以晚多少天接种下一针疫苗?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1剂后的28天可以接种第2剂,2剂之间的间隔最迟不要超过8周。
重组亚单位新冠病毒疫苗相邻2剂要间隔4周以上,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后6个月内完成。
如果同时有其他疫苗需要接种,两种疫苗至少要间隔14天,以免混淆两种疫苗的不良反应。
10:要是接种了第一针后疫苗缺货了怎么办?
如果出现疫苗暂时无法供应的特殊情况,可以选择同类型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完成后续的接种程序。比如第1剂选择的是国药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如果缺苗,第2剂可以选择科兴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新冠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阻断疫情传播的关键防护措施,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我国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均得到认证,大家可以放心接种。王鸣专家指出,打开国门是迟早的事情,新冠疫苗是个人健康的重要保障,有条件的建议尽快预约接种。
关于新冠疫苗,你还有哪些想问的?可以在评论区后台告诉我们,我们会收集咨询频率较高的问题,再次邀请专家进行解答。
1
目前中国已上市的新冠疫苗有几种?冯子健:目前供大家使用的疫苗有三种。其中两种是附条件上市的疫苗,还有一种是获批紧急使用的疫苗。附条件上市的那两种疫苗中,一种是灭活疫苗,一种是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紧急使用的疫苗是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
这三种疫苗在接种针次上是不一样的。目前的灭活疫苗都是接种两针,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接种一针,而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则需接种三针。针数是这三种疫苗的区别,但它们的效果是相似的。
2
不同新冠疫苗打的针数不一样应该选择哪一种?
冯子健:那些急需接种的人,特别是要到高感染风险地区工作的人,也包括需要尽快到疾病正在流行的国家去的人,他们需要尽快获得免疫保护。因此,他们最好选择接种针次少的,比如说一针就可以完成接种的疫苗。因为在接种之后,接种者大概是在15天之后可以产生免疫保护,接种针次少更方便。除此之外,选择何种疫苗差别并不大,任何一种在接种点提供的疫苗都可以接种。
一位工作人员在北京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疫苗接种准备(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3
目前疫苗的保护期究竟有多长?冯子健:目前,我们在疫苗保护期、持久性这方面的数据都不够充分,这是因为从疫苗实验到上市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能够供我们观察的时间并不长。
从现在的数据来看,我国上市疫苗的保护时间至少可以有半年。是否还会更长?这需要进一步观察。
4
打了新冠疫苗就不会被感染吗?冯子健:所有疫苗的保护效率都不会达到%。即便是生活中常见的那些疫苗,如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肝炎疫苗等,都不会有%的保护性。
国家批准上市的灭活疫苗,它的保护效果大概在80%上下。从群体层面来理解,这就意味着它可以保护接种者里80%的人免于发病。从个体的角度看,这种疫苗可以让我们在暴露于新冠病毒时,降低至少80%的发病风险。
5
国外发生的病毒变异对我们疫苗的有效性是否有影响?
冯子健:目前,有三种变异病毒在全世界流行越来越广。现在,关于疫苗对这三种变异病毒的有效性研究正在有序开展。
目前看来,对于其中某些变异病毒,现有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受到一定影响,有所降低,但仍然具有保护作用。
6
为什么要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冯子健:尽快接种疫苗、实现人群的广泛覆盖,这是我们国家调整或者解除当前非常严格严厉的防控措施的一个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在国民接种率非常高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疏解当前实施的严防死守的防疫措施。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医务人员为学生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新华社记者任超摄如果没有广泛地形成高水平的群体免疫,这些严格的防疫措施还要长期持续地坚持,这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快疫苗接种,使人群的接种比例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这样的话,从国家到社区,再到每个家庭、个人的生活环境就会变得更加安全。
7
18岁以下人群何时能接种新冠疫苗?冯子健:目前,针对18岁以下儿童新冠疫苗的保护性和安全性的相关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有的已经完成了二期临床的研究。针对这些已经获得的临床研究数据,我们将会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同时也要经过国家药监部门的审查评估,再决定是否把疫苗接种的范围扩大到18岁以下的儿童。
▍内容来源:山西科技报
▍图文整理:山西科技报
▍商务合作:山西科技报新媒体-
往期精选
》中共中央批准:蓝佛安任山西省委副书记
》学生会干部体罚同学,校方回应来了……
》清明节假日,山西实现旅游总收入46.72亿元
》诗词里的科学(十五)
》山西有两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名单来啦!
》伤腰毁膝坏颈椎!五个最伤身的日常姿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