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化氢中毒危害有关知识

H2S在空气中的浓度

有关硫化氢的典型特例

体积%

体积ppm

毫克/米3

0.-0.

0.13-4.6

0.18-6

可嗅到腐臭蛋气味.对人体不产生危害。

0.-0.

10-20

14.41-28.83

允许八小时暴露值,即安全临界浓度值(SCC),超过安全临界浓度必须戴上防毒面具。美国标准10PPM,

中国标准20PPM,日本标准15PPM

0.

50

72.07

只允许接触10分钟。

0.01

.14

在3到15分钟内就会损伤嗅觉神经并损坏人的眼睛,20分钟后使人感到轻微头痛.恶心及脉膊加快。1小时后就会剌激咽喉,损伤眼晴,长时间接触,会使上述症状加重

0.02

.61

立即破坏嗅觉系统,眼晴、咽喉有灼烧感。长时间接触会使眼晴和喉咙遭到灼伤并可能导致死亡。

0.05

.49

短期暴露就会不省人事,如不迅速处理就会停止呼吸,失去理智和平衡感,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可能导致中毒者死亡。

0.07

8.55

很快失去知觉,停止呼吸,如果不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将导致中毒者死亡。

0.1

0

0.98

立即失去知觉,结果将会产生永久性的脑伤害或脑死亡。必须迅速进行营救,否则导致中毒者死亡。

0.2

0

7.14

吸一口气立即死亡,抢救较困难。

硫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H2S,分子量为34.,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有剧毒(LC50=ppmppm)。其水溶液为氢硫酸,酸性较弱,比碳酸弱,但比硼酸强。能溶于水,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

硫化氢是无色、剧毒、酸性气体。有一种特殊的臭鸡蛋味,嗅觉阈值:0.ppm,即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也会损伤人的嗅觉。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用鼻子作为检测这种气体的手段是致命的。

相对密度:为1.(15℃,0.MPa)。它存在于地势低的地方,如地坑、地下室里。如果发现处在被告知有硫化氢存在的地方,那么就应立刻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只要有可能,都要在上风向、地势较高的地方工作。

爆炸极限:与空气或氧气以适当的比例(4.3%~46%)混合就会爆炸。因此含有硫化氢气体存在的作业现场应配备硫化氢监测仪。

硫化氢气体中毒的几种原因分析:

1.作业防护不到位

3年4月7日下午,乌鲁木齐排水管理处的4名工人,在没有戴防毒面具的情况下进行窨井井下疏通作业,导致硫化氢中毒。3人死亡,1人重伤。图为消防人员将中毒者从井下救出。

2.应急处置不及时、不彻底

年2月17日14时许,东营市亚通石化有限公司催化裂化项目工艺废气泄漏,造成东营河口区仙河镇附近3万多民众硫化氢中毒,事故虽然未造成人员死亡,但受害人数众多,受害面大,产生恶劣影响。

3.风险识别不到位、个体防护不到位

3年12月23日夜,重庆市开县高桥镇,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突然发生井喷,硫化氢气体迅速扩散,事故造成人死亡、多人受伤,疏散6万多人,9.3万多人受灾。这是我国石油行业类似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4.风险意识不到位、个体防护不到位、盲目施

年12月25日,青岛即墨市九盛纸制品有限公司发生较大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9万元。事故发生时,1名员工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入回水循环池巡查时中毒晕倒,其他4名人员也未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盲目入池施救,导致悲剧扩大。

硫化氢中毒事故共性原因分析统计:

教育培训不到位,硫化氢风险意识不够,应急自救能力差,盲目施救,造成事故后果扩大,占36.8%。

作业前安全措施不到位,没有佩戴空呼等个体防护装备和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占84.2%;没有强力硫化氢去除措施,只靠自然通风,占63.0%。

违章作业,进入储罐、污水池、检查井等受限空间作业前未进行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冒险作业,占21.1%。

强化防护,对现场硫化氢处置不当或不彻底,防护一旦失效就会有事故发生,或因盲目施救发生更大事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kchina365.com/jjzdhl/954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