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战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院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竭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及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了大量应对疫情的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医院党委书记马胜军在西藏阿里地区为藏民义诊 自年1月23日至今,医院中心实验室核酸检测人次,发热门诊总接诊人次,其中来自武汉的患者人次,累计留观人次,解除留观人次,共收治13名确诊患者,且均已康复出院。在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上,科学配置医疗资源,优化管理体系,注重多学科模式,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探索出新冠肺炎诊治的“聊城模式”,助力聊城市率先在山东省实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清零,并保持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医院在保障自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基础上,选派15名优秀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全部圆满完成抗疫任务,安全归来。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医院严格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率先垂范,在全市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医院彰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使命担当,持续派出骨干力量奔赴疫情严重地区。大爱无言惠患者
医院针对“三无患者”(即“无家属、无陪人、无经济支付能力”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在治疗期间对患者一视同仁,全力做好医疗和护理服务,使“三无患者”得到有效救治。该院在对其进行救治的同时,积极协调公安、民政等部门,解决患者的后期安置等相关问题。年至今,共救治“三无患者”人,其中急危重症患者90人,均由院方先行垫付治疗费用。卒中防治重预防
大医治未病,医院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为依托,不断提高脑卒中防治工作水平。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先进单位”,推进脑卒中预防、健康教育、急性期规范救治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目前已初步打造起“冀鲁豫边区脑卒中预防与救治服务体系”,全市及周边近30家医院加入“脑卒中急救服务圈”。医院院长王大伟参与脑卒中筛查与干预项目 在“院前”防控工作上,累计举办健康讲座余次,受益群众8.8万余人。承担“脑卒中筛查和干预项目”,组织专家上千人次,筛查志愿者人次,行程十几万公里,完成了对多个村庄和3个城市社区共人的脑卒中筛查工作,筛查出高危人群人。开展山东省科技惠民项目“脑卒中高危人群预警和微创干预科技示范工程”,应用“8+2”中风危险评分卡,完成40岁以上人群的初筛人,筛查出高危人群人;在“院中”治疗层面,医院开通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多学科协同针对脑卒中发病率相对较高、救治时间紧迫、抢救时效性强等特点,改原来的串联救治模式为目前的并联救治模式,提高救治效率,缩短救治时间,极大地强化了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救治工作。当患者出院后,医院还继续通过规范的随访管理服务,有效地防止患者病情复发。 医院卒中筛查工作连续获得高危人群筛医院荣誉称号,年,获得国家脑卒中防控优秀组织奖,医院荣誉称号,—年,医院位列全国地市医院第5名,成为全国脑卒中防治的重点示范单位。处突救助显担当
近两年来,医院按照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和程序,抢救处置10余起由食源性中毒、饮用水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在年“10.11火灾事件”“10.21爆炸事件”“11.23车祸事件”等突发事件中,举全院之力协调、救治,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另外,按照《聊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和《聊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快速救助“绿色通道”实施意见》的要求,该院承担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工作,并作为聊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医院,在全市率先开辟了“一站式”便民惠民救助服务,实行警医救助联动,设立基金救助服务站,畅通生命绿色通道。年以来,共受理救助例,累计垫付资金.7万余元。医院开展应急演练人文宁养显关怀
医院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程服务,包括身体、意志、精神以及社会方面的关护,使癌症患者在生命临终阶段得到适当的照顾,使其得到安宁及尊严。医院宁养院开设至今,共为位贫困、癌症、晚期、疼痛患者免费提供了宁养医疗服务,目前正在接受服务的有位病人。总服务次数次,其中,出诊探访次数次,平均每月探访位患者,家属来门诊取药次数次,电话随访患者或患者家属次,总出诊里程16万余公里。截至目前,医院共为接受宁养服务的癌患家庭节约了万余元的医疗费用,平均为每位患者投入.5元。义诊活动暖人心
近年来,医院按照市卫生健康委的安排部署,结合“世界卫生日”“世界爱眼日”“国际糖尿病日蓝光行动”等载体,积极组织专家队伍,采取进社区、入军营、上广场、下基层等途径,开展免费问诊、查体、健康宣教等多种形式的义诊活动。医院医生为患者义诊 近三年,该院共开展义诊近次,义诊活动惠及基层群众近十万余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健康扶贫冲在前
医院党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健康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扶贫攻坚政治责任。近两年来,医院共服务贫困人口人次,为健康扶贫患者减免门诊费用40万余元、住院费用99万余元,合计减免万余元;开辟了健康扶贫绿色通道,简化了就医流程,患者入院经院内信息系统根据身份证号自动识别并审核后,即可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安全、便捷的救治;扶贫门诊“两免两减半”共服务贫困患者人次,减免诊查费、大型仪器检查费等医疗费用共40万余元;通过“一站式”直补,关爱贫困大病患者,住院一站式补偿、减免人次。医疗救助服务人次,医院垫付资金近万元;医疗再救助人次,医院垫付资金5万余元。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服务人次,医院垫付资金约万元。住院服务扶贫患者人次,减免费用近99万元。另外,医院健全了直补工作机制,实现了城乡居民二次补偿在该院直接报销。年以来,已为人次提供了该项便捷服务,补偿金额3.3亿元。 年,医院全面实施药品与医用耗材零加成,降低了磁共振等52项检查项目的服务价格;全年免费开展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微笑列车”唇腭裂修复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青海玉树孤儿先心病救治等例;为名贫困癌症晚期患者提供了宁养服务。另外,医院对市卫生健康委、市扶贫办核实确定后的贫困患者,专门出台了“精准减免、靶向治疗”的方案,切实防止贫困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健康教育常普及
近三年来,医院共举办“健康大课堂”“社会健康工程”等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次,特色健康促进与教育活动次。编印健康教育处方110份,编印控烟和乳腺健康教育处方份、疾病健康教育处方份;在“健康管理” 充分发挥医联体功能,医院发展。该院牵头成立了聊城市儿童医疗联合体。目前共有成员单位22家,其中,医院2家。该院对成员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帮扶,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双向转诊。免费接收进修医护人员34人,举办各类讲座20余次,培训人员余人次。 选派技术骨干,参加全国扶贫项目。年以来,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精准扶贫项目。该院医院作为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理事成员单位,择优选派优秀青年医生参加“精准扶贫青年医生义诊”活动。选派的青年医生赶赴安徽省12个扶贫县,将健康知识和诊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坚持问题导向,拓展精准支医新模式。近年来,该院选派优秀青年骨干卫生下乡60余人次,医院开展讲座、查房、会诊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该院与重庆市彭水苗族医院、医院、青海省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支医专家们通过建科室、帮专业、坐门诊、上手术、办讲座、搞巡诊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一年来,共开展院内外培训53场,培训人次,帮扶重点科室专业25个。免费带教重培养
医院是山东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潍坊医学院、济宁医学院和徐州医院,是聊城大学医学院合作共建单位。承担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教学工作,年均在院学生余人。同时,医院是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青岛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和聊城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余人、博士研究生30人。为提高教学服务和管理能力,设置了专门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教学管理工作。给学生免费提供住宿,每年为学生提供万余元的生活补贴,投资万余元用于购置教学用品和改善学习住宿条件。为提高教学积极性,每年为教师提供授课补贴50万余元。另外,医院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学术扶贫”。对于各项基层技术人员培训,由医院出资用于场地、资料、食宿等,所有学员一律免费,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批准为山东省首批卫生与健康新技术培训基地。志愿服务在行动
该院将志愿服务与医疗救治、社会公益有效结合,注册志愿者(山东志愿服务网系统注册)人,服务时间超过11万小时。近年来,组织志愿者参与文明出行、扶贫济困、义诊、健康教育等主题活动,为群众送去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搭建了良好载体。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医院将在完成医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医院的公益属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奋力实现聊城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打造冀鲁豫周边教育和卫生高地,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文/图周长才林晨李春艳冯冠洲本文刊登于.1.27聊城日报T22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