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又叫酒中毒,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患者较少。但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由于交往的频繁,加上精神障碍疾病的增多,以及某地风俗习惯的影响,现在我国酒精中毒的人越来越多。如年我国调查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患病率仅为0.16‰,但年发现已增加到37‰,有的40多岁就得了“痴呆症”,不能工作。所以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宣传酗酒的危害性,是十分必要的。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一次相对大量饮酒即可导致精神异常,长期饮用可引起各种精神障碍,也可出现躯体损害症状和体征。
下面先看两个病例:
病例一
王XX,男,44岁(住院病例)
主诉:长期饮酒20年,半年来发现凭空耳语,易发脾气,记忆力差。
现病史:患者从20多岁起爱饮酒,经常饮烈性酒,一次要饮四两至半斤,有时一次饮下1.5~2公升啤酒,饮醉后骂人、打人、难入睡。近半年来说耳边总听到有人讲话声,讲白天发生的事。一想到工作就很烦,半年不参加工作;记忆力越来越差,经常丢三落四,计算力也差;易发脾气,为小事可大发雷霆,全家人怕他。10多天前到某银行柜员机取款,因取不出款而生气,把柜员机砸烂了,事后患者不能回忆。病前性格开朗。
检查:智商91,头部MR示:轻度脑萎缩。
病例二
熊XX,男,38岁(门诊)
主诉:过去有酗酒史,14天前酗酒后,出现凭空耳语、思维紊乱及冲动行为。
现病史:患者饮酒10多年,每天平均0.5公斤左右(30~40度)。14天前因由80多平方米的房子调到40多平方米的房子住,心理压抑、愤怒。2天前每天酗酒,每次约1公斤,不想吃饭。昨日家人发现言行异常,反复讲一件事,反复开关电视;有时凭空听到有人开门声,耳边有男、女讲话声,内容记不清;行为较冲动,乱喊乱叫。医院急诊,肌注安定,控制欠佳。2月4医院急诊,考虑为“分裂样精神障碍”,给予肌注氟哌啶醇10毫克,以及服冬眠灵(氯丙嗪),症状好转。发病后感到头痛、思维紊乱,看电视时突然感到“自己当皇帝”,说闻到家中有“脚臭味”。说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及早醒,自言自语、自哭、记忆力下降。
检查:血压:/毫米汞柱,脑CT:脑萎缩。
以上两例均为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例二还有急性中毒症状。
根据发病的时间及临床表现特点,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可分为:急性酒中毒和慢性酒中毒。
临床表现
⒈急性酒中毒
又可分为单纯醉酒、病理性醉酒和复杂醉酒。总的特点是一次大量饮酒引起的急性中毒。初期醉酒者自控能力减退,言语增多,重复语言,内容夸大;情绪兴奋,与环境不协调的欢乐,具有易激惹和发泄特点;行为变得轻浮,常显挑衅性,有时不顾后果。行动蹒跚,步态不稳。有些可出现头晕、呕吐。有脑器质性病史者,常出现复杂性醉酒,常伴有错觉、幻觉或片段被害妄想,无目的的重复与刻板动作(如病例二)。
⒉慢性酒中毒
由于多次长期习惯性酗酒而致。一般由酗酒发展为慢性酒中毒约10~20年,青少年更快出现中毒。
初期表现为无节制地饮酒,有时为得到买酒钱,不顾家庭生活,不惜去偷钱、骗钱。性格变得极端自私。以后出现工作马虎,工作能力下降,思维判断力差,记忆力日益下降,不讲究个人仪表及卫生。甚至可出现幻听、幻觉及妄想。有的出外回不了家,记不住家庭地址及电话。有的性格变得易怒、易冲动伤人,完全无法工作。
治疗
⒈理治疗
主要是解释、劝导,要患者充分认识酗酒的危害性,要本人下决心戒酒及治疗。要求与医生合作,听从医生指导,效果便好得多。
⒉戒酒
可以住院戒酒,切断酒的来源,但应采取递减法逐渐戒酒,避免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以致危及生命。
目前无成熟的戒酒药物。有人介绍用抗菌药痢特灵(呋喃唑酮)每天服3次,每次0.1克,连服5天,再饮半杯白酒,患者会觉得很难受,从此怕酒、戒酒。方法简单、有效,可参考应用。
⒊对症处理
针对患者的焦虑及失眠症状,可服抗焦虑药,如安定,硝基安定,阿普唑仑等处理;对兴奋躁动明显的病人,可以用小剂量冬眠灵(氯丙嗪)或氟哌啶醇肌肉注射。对有幻觉、妄想、谵妄的患者,要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⒋支持治疗
给促进神经营养的药物治疗,如脑复新、脑复康、γ-氨酪酸、古立西、康脑灵及大量维生素B1的治疗,如果有痴呆症状,可以给予高压氧治疗以增加脑中氧气,对改善症状有帮助。
指导患者从事体育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及从事书法练习,多与人接触,适当进行脑力劳动,均可减慢痴呆症状的发展。
感谢您对此文的 欢迎 ①在文章抬头点击:心理专家黄铎香